新聞原文出處:Digitimes《以雲端服務為捷徑 迅速增強企業IT架構》
距離2006年AWS發表S3、EC2和SQS至今,已過了14個年頭,歷經這段時間洗禮,人們對雲端服務早已從存疑、觀望或拒絕,變成了如今的熱情擁抱,甚至認為沒有雲端、就別奢望數位轉型。
致力提供「規劃、建置、移轉、防禦到維運」一站式雲端服務整合方案的蓋亞資訊,其技術協理王維揚娓娓訴說雲端服務的價值。他指出,透過雲端服務,可以代管企業所需運行的應用程式,所以用戶不需自行管理實體機器,此乃雲端服務的最大初衷;而這些雲端服務,可以是網路、資料庫、軟體、儲存...等等。
故且不論企業走On-premises、IaaS、PaaS或SaaS等模式,也不論想要自己管或委由他人代管,基本上企業所需IT基礎架構元件,由下而上都包含網路、儲存、伺服器、虛擬化、作業系統、中介軟體、Runtime、資料、應用程式等九大項。如果採取On-premises,這九項從頭到尾都自行建置與管理,儘管最為耗時費工,但擁有最大的自主權、客製彈性;反觀假使選擇引進SaaS服務來解決特定需求,相關九項元件都由服務供應商打理、用戶不需費心管理,但相對的缺乏客製彈性,用戶只是評估SaaS服務內容究竟符不符合自身需求。
「拿吃披薩當做例子,On-premises、IaaS、PaaS或SaaS等四種模式,依序像是用戶自己從頭到尾料理披薩、買冷凍披薩、買外送披薩、赴義式餐廳享用披薩,」王維揚說,換言之從On-premises走向不同層次的雲服務代管,就是從自行管理邁向分工合作,分工合作程度愈深、自己介入管理的需求愈輕;但其中究竟何者才是最佳模式,企業不妨先根據「5W1H」時地人因果等項目逐一探討,問對問題、才能解決問題,找出最適合的IT架構。
以「時」為例,考量的重點包括期望多久時間讓服務上線、若時間受限如何取捨實施範疇,最終依此決定規格。以「地」為例,須考慮用戶所在位置(讓服務靠近用戶、愈快愈好)、資料保護與合規性,再來是服務的建置與管理,屬於全球性或區域性。
除5W1H外,亦需評估IT架構費用的類型,究竟適合走CAPEX或OPEX。其中CAPEX為資本支出,顯而易見在On-premises環境下所產生的費用皆屬此類,如購買一台伺服器、購買一套軟體;至於OPEX是費用支出,如租一台雲端VM Instance、訂閱一套服務,通常是以「Pay as you go」為計費基礎。
經由OPEX和CAPEX對比,不難凸顯使用雲端服務的好處,首先沒有折舊的維護成本;再者在使用量上的規劃,也具有高度彈性,可配合業務需求而靈活調整。
王維揚強調,雲端服務猶如樂高積木,讓用戶能恣意組合成為自己想要的獨特服務,即便不懂得組合積木的技巧,也可參考別人搭建完成的樂高圖(Best Practices),組建出類似服務,依然發揮1+1>2綜效。
延伸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