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作者 蓋亞資訊
你是否曾擔心個人資料被盜用?或是企業機密遭駭客入侵?隨著科技的進步,網路犯罪手法日益增加,資安防護已不再是遙不可及的議題,面對現今多樣的網路攻擊手法,我們又該如何做好預防?現在就跟著本文的腳步一起了解資安威脅,幫助你建立資安防線。
不可不知的資安防護重要性
日常生活中,我們時常看到新聞報導各種網路資料洩露的重大影響,為了保護用戶珍貴的資訊,資訊安全的重要性便顯得尤為突出。
資訊安全是什麼?
資訊安全簡單來說,就是保護資訊及系統免受未經授權使用者,進行存取、破壞、修改、檢視、記錄及銷毀等動作,其中也包含雲端存取和端點裝置的全面防護技術,透過先進的驗證機制和威脅偵測,確保資料的機密性、完整性與可用性。
CIA|資安防護基準的3大基石
在深入探討資安防護措施之前,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普遍被視為資安系統基石的「CIA 3要素」。「CIA」分別代表機密性、完整性與可用性,將資安的關注點明確劃分為3個面向,有助於安全團隊針對不同的威脅,擬定更具針對性的防護策略。
• 機密性(Confidentiality)
資訊安全中的機密性,強調組織必須嚴格保護資料的機密性與隱私,也就是對資料存取進行嚴密的管控。更重要的是必須謹慎防範未經授權的人員,接觸到對企業敏感的機密資訊。
• 完整性(Integrity)
資安的完整性代表著資料的真實與可靠性,確保資料不受未經授權的修改,如果發生資料完整性遭受破壞,通常並非偶然,而是有心人士的作為,攻擊者可能繞過防護機制,非法取得系統存取權限或竄改系統紀錄以掩蓋入侵行為。
• 可用性(Availability)
最後一點可用性,指的是即使資料受到妥善保護,若無法在需要時被授權人員順利取得使用,其價值也會大打折扣,所以在正常情況下,系統、網路和應用程式必須穩定運作,確保授權使用者能即時獲取所需資料,且存取過程不過於繁瑣。
資安防護五大等級介紹
根據數發部《資通安全責任等級分級辦法》,資安防護依據機構性質與業務影響程度分為五大等級,每個等級代表不同的資安責任範疇與需求,以下為詳細說明:
1. 核心基礎關鍵(C級)
適用於涉及國家安全、社會穩定的重要基礎設施,例如金融系統、大型電信業者。要求全面的資安策略與即時監控能力。
ex: 國家電力網、中央銀行
2. 高風險業務關鍵(H級)
涉及公共安全或大量敏感資料的業務單位,資安事故可能導致重大經濟損失或社會影響。需實施強化保護措施及定期安全演練。
ex: 銀行業、醫療系統
3. 重要業務支撐(I級)
涉及跨部門或大範圍業務運作,資安事故可能影響多方利益。須導入基本資安規範,並持續提升防禦能力。
ex: 交通運輸管理平台、大型零售系統
4. 一般業務支撐(G級)
包括影響範圍較小的系統,主要針對內部管理資料進行保護,要求基礎的資安措施即可。
ex: 教育機構、地方政府系統
5. 最低責任範疇(L級)
適用於影響範圍極小或非關鍵性服務的單位,主要針對資訊隱私的基本要求進行管理。
ex: 中小型企業內部系統
以下為五大等級的比較表:
等級 | 主要目標 | 防護範疇 | 例子 |
---|---|---|---|
核心基礎 (C) | 國家安全、社會穩定 | 即時監控、高階防禦能力 | 國家電力網、中央銀行 |
高風險業務 (H) | 敏感資料保護、公共安全 | 強化保護、定期演練 | 銀行業、醫療系統 |
重要業務 (I) | 跨部門運作、多方利益保障 | 基本規範、持續提升 | 交通平台、零售系統 |
一般業務 (G) | 基礎資料保護 | 基礎資安措施 | 教育機構、地方政府 |
最低責任 (L) | 隱私保護、簡單管理 | 最基本資安要求 | 中小型企業內部系統 |
資訊安全有哪些種類?
資訊安全涵蓋廣泛範疇,依據保護的對象和用途不同,可分為以下主要類別:
1. 網路安全(Network Security)
保護網路基礎設施,防範未經授權的存取與網路攻擊。常見措施包括防火牆、入侵檢測系統等。
- 應用場景:防範DDoS攻擊、惡意流量入侵。
2. 系統安全(System Security)
保障作業系統和伺服器的穩定與安全,防止駭客利用漏洞進行攻擊。包括系統更新、漏洞修復與權限控管
- 應用場景:阻止系統後門攻擊、惡意軟體感染。
3. 應用程式安全(Application Security)
確保應用程式在開發與運行中的安全性,避免被注入惡意代碼或資料洩露。包括安全編碼、滲透測試。
- 應用場景:防範SQL注入、XSS攻擊。
4.資料安全(Data Security)
保護靜態與動態資料的機密性與完整性,防止未經授權的存取或洩漏。常見技術包括加密、數據遮罩化。
- 應用場景:金融交易數據保護、隱私數據遮罩化。
5. 雲端安全(Cloud Security)
針對雲端環境的分散式特性,採用專屬安全策略,保障雲端存取與數據傳輸。
- 應用場景:雲端存取控管、防止資料外洩。
6. 端點安全(Endpoint Security)
防止個人裝置如手機、筆電成為攻擊入口,保障終端用戶的安全。包含防毒、防間諜軟體等技術。
- 應用場景:企業筆電防毒、防範USB裝置病毒。
常見資安防護威脅手法,小心網路危機四伏!
資訊安全漏洞無時無刻不在挑戰著我們的防線,駭客的網路攻擊手法也不斷地在推陳出新,由惡意程式、網路攻擊、釣魚手法等多樣化手段,企圖入侵系統、癱瘓網路,一旦中招便會對個人或是企業造成嚴重損失。因此接下來將一一介紹常見的網路攻擊手法有哪些。
DDoS攻擊
分散式阻斷服務攻擊,簡稱DDoS攻擊,是一種駭客利用大量流量癱瘓網路系統的手段。攻擊者透過控制多個被有毒程式感染的電腦或物聯網裝置,同時對伺服器發動攻擊,讓目標系統不堪負荷,導致服務中斷,這種手法不僅能癱瘓網站,更可能造成嚴重的資訊洩露。
釣魚網址
網路釣魚網址是相當常見用於詐騙的手法,攻擊者常偽裝成看似可信任的電子郵件,並誘騙使用者點擊不明網址連結,誘導目標提供個人資訊,這些郵件看起來可能跟真實的郵件沒什麼不同,但其實裡頭卻暗藏著詐騙陷阱。
中間人攻擊
中間人攻擊的具體運作方式,是攻擊者會在使用者與網路服務之間竊聽並篡改通訊內容,對方可以透過Wi-Fi、假的DNS及APP來進行非法行為,將自己置於兩者通訊端的中間,非法取得使用者帳號密碼、信用卡等資訊,對網路安全造成嚴重危害。
資安防護全攻略,3個方法帶你找回網路安全
雖然網路攻擊手段有很多種,但要防範這些威脅也並非毫無辦法,透過以下3項防護措施,你也可以成功建立完善的資安防線。
防火牆(Firewall)
防火牆如同我們在使用網絡時的守門員,負責嚴格控管進出網絡的數據流量,透過事先設定的安全規範,防火牆能精準地判斷哪些流量允許放行,哪些必須阻擋。防火牆還能智慧辨識出已知的惡意IP位址並主動封鎖,降低系統遭受惡意軟體感染的風險,同時也能察覺異常的流量波動,及時阻斷上述提及的DDoS攻擊。
入侵檢測和防禦系統(IDS/IPS)
入侵檢測系統(IDS)與入侵防禦系統(IPS)是網路安全的兩道防線,IDS主要功能是監控網路流量,一旦發現異常活動就會發出警報;IPS則是更進一步主動攔截各種網路攻擊,為系統提供更全面的保護。
端點防護平台(EPP)
端點防護平台是一套全方位的資安解決方案,能控制企業裝置的使用防止惡意軟體入侵,平台整合了多種安全機制,包括防毒、防間諜軟體、裝置管控及應用程式管控,以抵禦各式威脅。
資安防護隱憂|企業如何因應網路變化威脅?
• 遠程工作與零信任架構
近年來遠端工作模式愈加盛行,傳統的網路信任模型漸漸不再合適,零信任架構的概念也隨之應運而生,它徹底顛覆了傳統「先信任,後驗證」的觀念。在零信任架構中,無論是內網用戶還是外網訪客,都必須經過嚴格的身分驗證和授權,才能取得存取權。
實施零信任架構,意味著企業必須對既有的IT基礎設施進行全面性的改變,不僅需要導入強大的身分驗證機制,更需要持續不斷地監控網絡活動。
• 雲端環境與數據安全
另外,自從疫情期間過後,也有越來越多企業選擇將數據和資料遷移至雲端上,然而雲端的動態特性和分散式架構,使企業必須採用專為雲端設計的安全工具和策略,才能保護雲端資產的。
• AI技術與威脅檢測
AI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技術已成為資安領域不可或缺的一環,雖然攻擊者也開始運用人工智慧技術,導致資安防禦難度隨之升高,但我們也可以透過自動化威脅偵測、行為分析及事件回應等功能,快速處理龐大數據並精準辨識異常狀況。
相信對於許多企業來說,要保護龐大的公司資料與雲端環境,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,如果你也是正在煩惱資安風險的企業用戶,不妨將這些重要事項,交給可信賴的雲端整合顧問服務管理!蓋亞資訊是全臺第一間取得國際CNCF官方認證的KCSP資格雲供應商,提供如資安防護、DNS託管及資料庫代管等多種服務,如有任何相關需求,歡迎隨時連絡蓋亞資訊!